2008-5-8 19:37
『路過』
【大公網訊】為了對付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脅,美國宇航局(NASA)正打算派2名宇航員乘坐新一代「獵戶座」飛船在太空飛行3個月,然後登上一顆直徑40米、飛行時速達4.5萬公里的小行星。NASA希望知道,如果真的出現一顆將導致世界末日的小行星,人類是否能有足夠的技術來使它偏離運行軌道。
時速4.5萬公里撞地球
現代快報報道,NASA宇航員即將登陸的小行星名為2000SG344,於2000年9月29日被首次發現。該小行星直徑40米左右,重約110萬噸,飛行時速達到4.5萬公里。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計劃辦公室的科學家一度認為,這個天體有可能在2030年9月撞擊地球,其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為1/500,遠遠大於迄今發現的任何類似天體與地球相撞的概率。而一旦和地球相撞,相當於同時引爆84顆廣島原子彈。
派2名宇航員登陸小行星
為了對付未來2000SG344之類可能會撞擊地球的小行星,NASA下屬的約翰遜航天中心和艾姆斯研究中心展開了「近地目標」計劃—這個空前的計劃和好萊塢電影《彗星撞地球》中的情節驚人相似:2名宇航員將乘坐飛船飛往小行星2000SG344,並在其表面登陸。
按照計劃,NASA將用最新研制的新一代「獵戶座」飛船來完成這一史無前例的探險之旅。據悉,2名宇航員將在小行星路過地球並離地球最近的時候,乘坐「獵戶座」飛船接近小行星,整個航程大約將花費3個月時間。當「獵戶座」飛船抵達小行星之後,它將不會降落在小行星表面,而是盤旋在它的附近。由於小行星上的重力接近零,太空船首先必須拋下一根帶有吊𦏸的堅固纜繩,將太空船錨定在小行星表面,從而將自己拉近目的地。
由於纜繩錨固定在小行星表面,「獵戶座」飛船和小行星的位置保持相對靜止。隨後,宇航員或機器人將通過太空漫步的方法登陸小行星,並在小行星表面停留1-2個星期時間,進行各種研究活動。當任務結束之後,「獵戶座」飛船將解開纜繩,再用3個月時間飛回地球。
將小行星「推」離軌道
宇航員在小行星表面將完成2項重大任務。第一個任務是,由於類似2000SG344小行星的近地天體存在著撞擊地球的潛在危險,就算是用原子彈炸碎這顆小行星,也只會在類似的軌道上產生數千個更小的物體。因此NASA希望掌握小行星的更多信息,從而設法將它「推」離運行軌道。第二個任務是,從小行星上取得樣本,幫助科學家更多地了解太陽系的誕生。
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的行星學家伊恩·克勞福德說:「我們找到對付小行星的辦法,就相當於為未來購買了一份安全保單。為此,必須了解它們的構成、如何與它們會合,以及如果對它開火,它的碎片是否會傷害到我們等。此外,因為小行星起源於太陽系早期,分析它的樣本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地球的形成。」
太空旅行或讓宇航員發瘋
報告指出,人類登陸小行星的任務將面臨許多難以克服的障礙。最大障礙主要來自距離—飛行38萬公里抵達月球需要花上數天的時間,但要飛行數百萬公里抵達小行星需要長達3個多月的時間。2名宇航員幾個月都得生活在狹小的船艙里。心理實驗及歷史案例表明,孤立與單調能在精神上打垮一個理智的人。NASA將不得不找出辦法,避免準備起程前往小行星的團隊精神錯亂!此外,另一個巨大障礙是,如果前往小行星的太空旅行者有什麼不測,幾乎沒有任何機會實施救援。
不過,人類登陸小行星也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優勢。比如,由於小行星的重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,這意味著他們返程時需要較少的燃料。而且,人類宇航員在小行星上的活動將比機器人更靈活自如,這將使安裝科學儀器、搜集樣本、研究最令人感興趣的地方更為容易。
中評社香港8日電